本地影像藝術家黃海輝Chris 表示這些相片全部都是橫式拍攝,但是視察了展覽場地,他決定作一個大膽的決定:把所有相片裁至直式相片展覽。那種有點殘舊的感覺跟小黃車相片的主題相映成趣,更加突出那種被遺棄的孤獨感。
Read More「在二十世紀的餘下數年,自由正洋溢於空氣中!」或許每個藝術家都有一種預知能力,而1989年在世界上確實有很多大事發生,已故荷蘭攝影大師Ed Van Der Elsken就像一個預言家般預視了香港的命運。這些照片之所以珍貴,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城市的急促發展,照片裡面的香港已不復再,我們只能靠著攝影師來帶我們回到那些年的小漁港。
Read More很多人都說,當代藝術是指現正被創造出來的藝術,沒有甚麼藝術的理論,也可以用最簡單直率的表達方式,去呈現活著的人的藝術,成為社會的一面鏡子。我們不難在這些當代藝術作品裡發現許多實驗性的題材,在沒有框架之下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Read More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的高級講師麥盛豐(Vincent) 說,當初Wing展示相片給他們看的時候,他們對地鐵這張很有感覺,幾乎立即想到要怎樣做 。他認為,技術上做得好的同學,有時候會想得太刻板,忽略了藝術創作最核心Creative Idea,因此想透過與藝術家聯乘計畫改變同學的表達技巧。
Read More春季的亞洲當代藝術展(Asia Contemporary Art Show) 即將在3月29日至4月1日假港麗酒店舉行 ,除了藝術品本身欣賞指數很高之外,房間內的陳設也是一種空間藝術。每間畫廊都希望用最舒服的陳設去配合藝術品本身的高度,從而吸引更多人停留及欣賞,更重要的是觀眾有機會跟藝術家作面對面的交流。
Read More每一個相遇都盛載著微妙的緣份,《留情》專頁的主理人Kenna以插畫留住八十年代的回憶。她希望藉著自己的插畫可以讓大家知道八十年代流行文化的美好,傳承推廣香港的流行藝術及文化。
Read More「我們希望M+不止是一個博物館,而是形成一個social hub,讓大家在這裡享受週末。因為M+有很多的藏品,真的不能一一放到博物館內,當博物館開放給公眾參觀的時候,我們設有一個臨時的貯存空間,把很多沒有放在藝廊裡的作品,透過量身定制的系統讓公眾可以預約欣賞。 」M+視覺藝術團隊副策展人譚雪凝 (Isabella) 說。
Read More荷蘭攝影師Saskia Wesseling足跡從荷蘭走到蘇黎世、埃及開羅到廣州,每個地方都帶給她不同的文化撞擊。而在步足香港後,她便深深被+852的文化風情所吸引,並在此定居。「作為亞洲創意樞鈕,香港帶給我無限靈感,仿如給予我翅膀,讓我回航到我最愛的攝影。我享受在香港的每分每秒。」Saskia道。
Read More如果你喜歡關於香港的情懷,那就不要錯過以下的介紹。走到黃竹坑的the HIVE Spring,一次過滿足了三個願望。首先是由Boogie Woogie Photography策展的Garden of Memory & Silence of the Sky 聯展。同時,我們找到了Chris Wong (黃海輝) 的Now and Then (今日昔日)展覽,是一個關於時間的故事。
Read MorePalani表示,這個企劃介名為《風水》是因為想表達Understandting Nature (對大自然的理解)。香港每天都有五至十次的天氣變化,在他居住在香港的七年中找到與這個城市的聯系,並且顯示出對香港的關愛。
Read More距離亞洲其中一個最大型的攝影活動——上海影像藝術博覽會開鑼之日尚餘一星期。這是一窺當代攝影、前瞻藏家收藏品味的趨勢的好機會。Yourpictureditor亦藉此機會,訪問了上海影像藝術博覽會的展覽總監Georgia Griffiths,談談上海影像藝術博覽的轉變及本屆博覽會的焦點所在。
Read More在搜羅及出版藝術書方面,TASCHEN不會有太多商業考慮。 Benedikt Taschen的理念是 ,以一個可負擔的價錢,去提供最好質素的書。
Read More「我們這個年代的年輕人都很有理想,但是還是要跟現實低頭,不能只有理想。如果失敗了就學到經驗,也沒有所謂的成功,因為成功沒有終點。」房彥文說。
Read More十歲的她拿著相機、穿上母親的衣服、模仿雜誌模特兒拍下第一張作品,自此,她醉心攝影三十年。
Read More法國攝影師Charles Pettlion說,藝術是一種情緒,一種生活體驗,甚至是缺席、靜默、空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