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彥文 沒有終點的成功之路

第三屆WONDER FOTO DAY 的現場實況  ©Courtesy of WONDER FOTO DAY

第三屆WONDER FOTO DAY 的現場實況  ©Courtesy of WONDER FOTO DAY

奶茶劉若英在2013年陳文茜主持的「中天青年論壇」裡曾經講過,「年輕最不怕的,就是失敗」這句話一直都在筆者心中牢記。這個年代的年輕人都擁有夢想,但是能夠在現實中實踐的人不多,因為很多人都害怕失敗。當筆者走進《谷居Gu Ju》的一刻,完全沈浸在那種寧靜的氛圍,同時看見「不怕死」的精神。

面前的房彥文(Ian)是一個二十四歲的年輕人,是Group.G 谷汩文化及《谷居Gu Ju》的創辦人,同時也是台灣攝影界盛事WONDER FOTO DAY的策展人。以他的年紀,確實比很多年輕人走得更遠。難道他都不怕遇到困難導致失敗嗎?「我想沒有事情是簡單的,可能我不怕死吧,反正沒有人做的就做做看、試試看,如果失敗了就學到經驗,也沒有所謂的成功,因為成功沒有終點。」

從來沒有順利過

第三屆WONDER FOTO DAY 的現場實況  ©Courtesy of WONDER FOTO DAY

第三屆WONDER FOTO DAY 的現場實況  ©Courtesy of WONDER FOTO DAY

 WONDER FOTO DAY已經來到第三屆,展覽的場地愈來愈大,參展者也有一百多個單位。回想第一屆舉辦的辛酸,Ian說那時從來沒有順利過。「第一年的時候我們一竅不通,甚麼都不會。從自己寫企劃書構想內容開始,不是有沒有困難,而是根本沒有順利過。可是我覺得第一年的感覺最好,也是最純粹的一年。即便贊助商及媒體報導都很少,但好像一個Start up 的聚會。不過說實在,以辦活動來說並沒有成功,只是讓大家知道可以用新的方式來閱讀展覽。」

WONDER FOTO DAY 有別於一般的展覽,他們邀請了參展者親自來到現場,跟觀展者可以面對面的交流。「我覺得溝通很重要,透過面對面的交流,藝術家們或許會得到更多的靈感。在這個閱讀歷史、建構歷史的過程當中,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本屆從初選的360位報名者,經過短短二十天的討論抉擇甄選出120位參展者,過程確實不簡單。「初選真的很難,我們會優先看他們的contents(內容)、想法及議題,其次再去看形式、技術和文字的描述。評審們選出自己喜歡的作品,然後嘗試說服大家。如果說服不了,即代表他們沒辦法從內容上支撐整個作品。由於時代不一樣,現在隨便一個人都可以拍十幾萬張照片。所以我們要求參展作品必須是組照,屬於系列性的作品,才能從作品的概念和想法引起大眾的共鳴。」

香港和台灣總是對彼岸的一切有所迷思,只因大家都只看到了對方的優點。對於本屆的參展者,筆者發現香港與其他國家的攝影師有著明顯的區別。「台灣的作品愈走愈當代,概念性的比較多;相反,香港卻有很多紀實的作品,這不是壞事,只是一個現象。因為香港是一個很好拍紀實的地方,很多國際的攝影師都喜歡到香港拍紀實照片。2017年WONDER FOTO DAY把Grand Prix大獎頒給香港攝影師姚尚勤的《相》,是因為他的作品極富哲思的理念,加上呈現的方式讓評審驚艷,是好久沒有在香港攝影師的作品中看到的。」WONDER FOTO DAY 一直幫藝術家尋找機會,希望把優秀的作品帶到不同的舞台展示。Ian深信,要有好的行銷才能讓藝術家有更好的效益。「我們一直向李奧貝納 (Leo Burnett)學習。」他笑說。

©房彥文 <攝於2014年太陽花學運期間的台北行政院外>,照片被選中在2015年巴黎Photo Saint-Germain攝影藝術博覽會參展

©房彥文 <攝於2014年太陽花學運期間的台北行政院外>,照片被選中在2015年巴黎Photo Saint-Germain攝影藝術博覽會參展

結合古典與現代的作品

Ian除了是策展人之外,本身也是一個攝影師,他的作品多元化,從2013年開始曾多次獲邀到世界各地參展。他表示,來看展的人大多分為兩種,一種是需要藝術家介紹作品,另一種是選擇自己詮釋作品。作為創作者,到底是希望別人聽他介紹,還是讓他們自己詮釋呢?「我以前希望看展的人都聽我講,後來發現不可能。讓他們看,他們想問也可以問,他們會告訴我看到了什麼,很有意思。比方說,我拍了一張在行政院的照片,警察拉起了那些學生。我不會在台灣展出這張照片,結果我在巴黎 Photo Saint-Germain 攝影藝術博覽會參展的時候主辦方就選了這一張。我問他們為什麼選這一張,他們竟然說感覺像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的《聖殤》(la Pietà)雕像。他們用古典的角度去看,超越了傳統的紀實攝影,你能說他不對嗎?也不能啊!我們一直認為辦展覽是單向溝通,但是觀展者有不同的生活經歷、文化背景融合在一起,給予我們的回應是非常有趣。」

©房彥文 《森羅/Shinra ,2015》得到了2015年Unknown/Asia 大阪新世代藝術博覽會Grand Prix 大獎

©房彥文 《森羅/Shinra ,2015》得到了2015年Unknown/Asia 大阪新世代藝術博覽會Grand Prix 大獎

©房彥文 《Abandoned》 系列

©房彥文 《Abandoned》 系列

        藝術家走的路不一定那麼順遂,Ian本身喜歡畫畫,可是畫得不太好,在偶然的機會下接觸了攝影,一下子就愛上了。談到喜歡拍那些類型的主題,他坦然對環境和自生存在有關的題材最感興趣。筆者很喜歡他有關廢虛系列的作品,「廢虛是人類消失後的環境,但是我還沒找到一個能跟一般人的溝通方式去展覽發表。」

不要把自己當作一回事

《谷居Gu Ju》除了定期舉行展覽,更是一間有品味的咖啡店,讓人有一種舒適閒逸的感覺。

《谷居Gu Ju》除了定期舉行展覽,更是一間有品味的咖啡店,讓人有一種舒適閒逸的感覺。

 《谷居Gu Ju》是一家藝廊,同時也是一家咖啡店。客人可以點一杯手調咖啡,然後慢慢到樓上欣賞每期不同的展覽。《谷居Gu Ju》現時每個月都會有一檔展覽,每兩個禮拜就會有一個講座,希望吸引不同的人來參與。訪問當天剛好進行《七年奇幻之旅:進入克里斯多的奇幻世界》原畫展,回顧藝術家Crystal七年來的畫作。雖然沒有大肆宣傳,仍然吸引不少藝文青來參觀。

房彥文介紹《谷居Gu Ju》當時的展覽《七年奇幻之旅:進入克里斯多的奇幻世界》

房彥文介紹《谷居Gu Ju》當時的展覽《七年奇幻之旅:進入克里斯多的奇幻世界》

作為Group.G 谷汩文化及《谷居Gu Ju》的創辦人,對於由零開始的創業之路,Ian有不少的經驗可以分享。「我們這個年代的年輕人都很有理想,但是還是要跟現實低頭,不能只有理想,要知道那個東西要怎樣營運,該收的錢要收,該堅持的開銷要堅持。理想不能當飯吃,如何讓工作室能夠持續經營,需要拿捏一個好的Business Model。記得有前輩跟我說過,不要把自己當作一回事,自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它走下去。現在是很好的時代,建構網站與Facebook行銷都很容易,然而,失敗也相對來說更容易。」

在同一場論壇裡,五月天的阿信勉勵年輕人說,「堅持很孤獨,可是你要堅持,最終被看到的,都是堅持下來的人。」或許就是那份堅持,房彥文才可以繼續把獨特的展覽文化帶給台灣的藝文界,為每年的春季添上新的色彩。

場地提供:谷居 Gu Ju

地址:103 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14巷38號

http://www.groupg.org/guju.html

21687926_1673837179355166_8030030616813102015_n.jpg

房彥文(Fang Yen Wen)

1994年出生,攝影藝術家,身兼數職,同時是Group.G 谷汩文化、居藝廊及谷居的總監與創辦人、Wonder Foto Day策展人。

多次受邀到國外參展,例如法國巴黎的fotofever及Photo Saint-Germain攝影藝術博覽會、大阪的Unknown/Asia等。2015年更奪得Unknown/Asia的Grand Prix 大獎及竹井正和獎。

http://www.ianphotostudio.com

 

 

 

 

圖片經授權使用
Image used with 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