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紀的餘下數年,自由正洋溢於空氣中!」或許每個藝術家都有一種預知能力,而1989年在世界上確實有很多大事發生,已故荷蘭攝影大師Ed Van Der Elsken就像一個預言家般預視了香港的命運。這些照片之所以珍貴,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城市的急促發展,照片裡面的香港已不復再,我們只能靠著攝影師來帶我們回到那些年的小漁港。
Read More在香港這個對同性戀還未完全開放的城市,或許透過Mar Sáez 這些照片可以告訴大家,戀人之間的愛,其實沒有性別之分,只要存在愛就可以戰勝一切難關和目光。
Read More很多人都說,當代藝術是指現正被創造出來的藝術,沒有甚麼藝術的理論,也可以用最簡單直率的表達方式,去呈現活著的人的藝術,成為社會的一面鏡子。我們不難在這些當代藝術作品裡發現許多實驗性的題材,在沒有框架之下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Read More《重構 RECONSTRUCT》是一場展示兩位藝術家以重組照片創作的展覽;一位通過復古手法、而另一位通過數碼技術去創作:葉家偉以3D「Fotomo」拼貼創作而聞名,手工剪裁出香港街頭場景的攝影立體作品;而Stefan Irvine不斷擴展的攝影系列《最後的唐樓 The Last Tong Lau》則通過數碼後製將眾多影像重新拼接,無縫地創作並體現出一種超真實而同時又超現實的作品。
Read More來到波蘭攝影師Bogdan Konopka的展覽,一切是這麼的平靜。 隨著今天的數字技術,我們無法再現傳統銀色印刷品所允許的質量,所以能夠親眼看到和感受這些似乎來自過去的手工印花之美是別有一番樂趣。
Read More
烏克蘭攝影師Sergey Melnitchenko在2015年至2017年間做出了一個實驗性的攝影企劃。他以外國人的身分游走在中國的夜店和街頭,作為其中的局內人用細膩的觸覺去捕捉身邊各個轉眼即逝的瞬間,呈現夜色間最真實的日常。
Read More或許Romain比起許多香港人更熱衷於本地⽂化,而且他很自然地選取了最合適自己的方法去學習中文-以相機與語⾔互動;他日復日拍下數百數千張大廈樓宇及街道店鋪上的中文字體,以視覺取締了對文字的理解,以感覺及美學作為先決,成就出他最新的攝影系列《城市詩意》(City Poetry)。「我認為日漸的磨損,反而令店鋪招牌字體轉化為更深層次的事物。腐蝕的痕跡為它們增添另一層意義;它們不再僅僅是牆上的名字,而變成了時間的詩歌。」Romain道。
Read More首次於亞洲展出由收藏家Sylvio Perlstein展示五十多年來珍藏的作品,以《奮鬥不息》(A Luta Continua)為題,造就出具強烈個人風格的私人收藏展覽。藏品記錄了二十世紀藝術的發展進程,當中更包括12件Man Ray不同時期的創作原相。《奮鬥不息》展示的不止是藝術家的作品,同時亦宣告出藝術鑑賞及收藏,本身就是一門藝術。
Read More由擁有超過130年歴史的珂羅版印刷出版公司「便利堂」開辦,2019年度《Hariban Award》迎來第六屆,由4月開始至6月底正在公開募集黑白攝影作品。大獎得獎者可與便利堂的珂羅版專業職人們共同製作8張珂羅版作品,並在翌年春天4月期間在京都舉行個展,是攝影創作人展示作品的千載難逢機會!
Read More卓納畫廊為德國攝影藝術家Thomas Ruff帶來首個香港展覽《攝影變革》,將展出藝術家早期的作品至近年兩個全新系列 —《tripe》及《flower.s》。「我希望你在圖片中能看到兩件事:圖像本身,以及對攝影媒介的反思或思考.....我就好像在研究攝影的語法。」 Thomas Ruff道。
Read More繼於美國、意大利、俄羅斯、以色列、新加坡、中國等多個國家展出後,《梵高在世:多感官體驗展覽》由4月6日開始至7月7日終於駕臨香港,假九龍灣富通中心作為期3個月的展出,3,000多幅梵高名畫及書信手稿以嶄新的多感官手法展示,顛覆傳統觀看展覽的理念。
Read More自 2016 年開始第一屆的 Wonder Foto Day (WFD),每年都招來一眾攝影創作人參與,分享作品同時進行交流,致力拓展攝影藝術的視野,令WFD成為台灣最大型國際攝影藝術交流會。本年度WFD將於 2019 年 4 月 11 日至 4 月 14 日舉行,選址臺北松山文創園區第 3 號、4 號倉庫,讓喜歡攝影藝術的你目不暇給。
Read More何藩生平最後一部作品-《念香港人的舊》,由其家屬與Blue Lotus Gallery始創人Sarah Greene聯手舉行展覽,此系列始於2015年的一次機緣巧合,何藩從自己的影像檔案中選出了大約500張舊負片,再加以他其標誌性的風格剪裁,塑造出這個彌足珍貴的歷史記錄,完成一個未了的舊夢。
Read More春季的亞洲當代藝術展(Asia Contemporary Art Show) 即將在3月29日至4月1日假港麗酒店舉行 ,除了藝術品本身欣賞指數很高之外,房間內的陳設也是一種空間藝術。每間畫廊都希望用最舒服的陳設去配合藝術品本身的高度,從而吸引更多人停留及欣賞,更重要的是觀眾有機會跟藝術家作面對面的交流。
Read More柯德莉夏萍,一個不論歷經多少歲月仍然叫人心動的名字,一個存活在每個人心中的不朽女神。適逢2019年是 Audrey Hepburn 90歲的冥壽及知名攝影師 Bob Willoughby 逝世10週年紀念,F11攝影博物館將舉辦史上首次在香港完整展出Bob最令人懷念的一系列Audrey的作品,令她那融化凡人心靈的笑容,重現於這影像系列當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