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攝影師Randy Van DerStarren在《Take Your Seat》攝影企劃當中,以一張導演椅比喻邀請(Invitation)和挑戰(Challenge)兩個意思。「你就是自己的導演,可以決定人生的場景,從不同的挑戰中找到自己開心的生活方式,指導自己未來的方向。」
Read More與Sergey Melnitchenko的緣分,由記憶的路軌漫延至2017年Paris Photo,其時他憑著在中國東莞夜店後台拍攝的照片《Behind The Scenes》,榮獲該年度Leica Oskar Barnack Newcomer Award。睽違兩年,Sergey帶著同系列11張的彩色照片,加上他以境外人的視野在中國街頭漫遊拍下77張的黑白作品,於香港的f22攝影空間以《晚9朝5》為題展出。
Read More甫踏進Ben Zank的個人網站,宛如闖進了怪異少年的內心世界。他的作品不乏是自拍,不少都是在空無一人的大馬路、公園、曠野擺出詭異不適的姿勢,隱隱滲出對世界無力的吶喊。這位26歲來自紐約的攝影師內心盛載的,又是怎樣的故事?
Read More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的高級講師麥盛豐(Vincent) 說,當初Wing展示相片給他們看的時候,他們對地鐵這張很有感覺,幾乎立即想到要怎樣做 。他認為,技術上做得好的同學,有時候會想得太刻板,忽略了藝術創作最核心Creative Idea,因此想透過與藝術家聯乘計畫改變同學的表達技巧。
Read More「對我而言,攝影是表達我與家人、朋友和環境之間,日常遭遇和對話的一種方式。」 他的名字, 在香港未必為人熟悉,但他的作品卻無形間引人入勝,那猶如在月光下拍攝的藍色花兒,或是格外恬靜的黑白鬱金香,往往都讓觀者屏息凝視。他的名字叫西村陽一郎 (Yoichiro Nishimura),跟太太育有兩名女兒,而這兩位千金亦成為了陽一郎與攝影的最重要交織。
Read More如果驟眼一看,總覺得他倆的作品有同工異曲之妙,相片中同樣洋溢出對香港的愛意,看似率性的街頭隨拍,卻同時刻畫出日常的故事在當中;他們生於斯、長於斯,用各自的眼睛把撮撮日常風景捕捉,編寫出一封給香港的影像情書。他們是香港公共屋邨圖片集主理人William Leung及香港攝影師Jeremy Cheung。
Read More或許每個人來到世界都有一個使命,明知道實體書店不可能賺大錢,卻帶著一顆分享的心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自己眼中的攝影世界。鶴騰說,「當看到來看展的人很認真的翻閱,甚至待了超過一小時一本一本的看,我已經很開心。」moombookshop負責人張鶴騰說 。
Read More「我們希望M+不止是一個博物館,而是形成一個social hub,讓大家在這裡享受週末。因為M+有很多的藏品,真的不能一一放到博物館內,當博物館開放給公眾參觀的時候,我們設有一個臨時的貯存空間,把很多沒有放在藝廊裡的作品,透過量身定制的系統讓公眾可以預約欣賞。 」M+視覺藝術團隊副策展人譚雪凝 (Isabella) 說。
Read More偶爾於2013年開始接觸到攝影的Valentina,從此結下了不解之緣,她說:「其實我只是單純地對眼前之事感興趣!」創作出多個系列的她,以新系列《Stillness》展示一個想法、一個隱喻的故事、一個治癒心靈的過程。
Read More馬卡龍色調的建築物,錯置宏偉、具科幻感的大樓,Oliver的照片中的「人氣」不多,予人一種疏離感。對此他表示有不少人問及他是否等待人流較少時才拍攝,他指在拍攝時,並沒有刻意等待時機,而是透過鏡頭反映平壤的實況。
Read MoreLio說商業和藝術終究是拿不到平衝。他笑說自己有強迫症,每幅作品都花很長時間做資料搜集,不能很隨興地創作。不是說其他創作人不認真,只是他對自己的作品多了一份執著和堅持。
Read More攝影師賴朗騫的社交媒體有數之不盡的手機攝影作品,你也許不知道,他過去卻是使用傳統菲林的攝影師。那些用大機的日子,他難以忘懷。過去,他天天提着哈蘇相機外出,就連到附近買外賣也要帶上。如此痴迷的他,竟毫不猶豫拋下了外人眼中的專業傳統,轉而投身手機攝影。
Read More看著她們的作品時,很容易發現植物和女體不約而同地出現,更會留意到她們都以各自的方式,以花朵襯托女體私處,亦各自地攝下有形的相似物質,同時發酵成無形的獨立作品。
Read More在搜羅及出版藝術書方面,TASCHEN不會有太多商業考慮。 Benedikt Taschen的理念是 ,以一個可負擔的價錢,去提供最好質素的書。
Read More獲得2018年MACK First Book獎的攝影書《TTP》,看到攝影師的幽默觀察,卻不知那背後的美麗故事。一名日本籍攝影師,在德國巧遇一隻小狐狸,處處苦尋的身影,久候多時,攝下的竟不是最初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