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in RAW Highlight
走過半世紀的春夏秋冬《香港街頭》聯展

難得集合多位不同國籍的攝影師,結合他們對香港的愛,成就這個經歷半世紀春夏秋冬的展覽。無論社會怎麼變遷,攝影師總有方法記錄低最真實的一刻。按下快門的一剎那,不知不覺成為歷史,這些照片的存在也讓後人穿越從前,感受當年的繁華盛世。

Read More
慶祝文化活力與復甦 Art Basel HK 2023 展覽前瞻

黯藍的天空,從厚重的雲層穿透下來的陽光,仿若不帶觸跡般拂過臉上,腦海蘊釀的各種念頭,蒸餾出一個個對話氣泡,從交談與對話中,輪廓愈發確切真實。踏進藝術月的中旬,年度重榜藝術盛事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Hong Kong 2023 )將在本週四假灣仔會議展覽中舉行。隨著防疫規例與旅遊限制的解除,展覽場地佔兩層展區的Art Basel香港2023將會是自2019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展會。

Read More
烏托邦之反想 Ernest Chang 個展 Space Rich

後疫情時代,一切貌似步上正軌,伴隨街道上遊人䵬拖腳步與市內人聲耳語,消費主義如煙像霧洶湧而來。在摩廈與摩廈之間抬眼看上去的天空,或灰藍或放晴,在天外之天的世界,可會是繁花盛放的樂土?

一直以糅合中西文化與藝術風格,以挑釁性的圖像探討當代環球現象的跨媒體藝術家Ernest Chang (張子言),早在2021年與位於灣仔的藝廊The Stallery 推出「Bling Dynasty」以普普藝術作為針線,透過玩味與戲謔的藝術表現手法,穿起中西的文化撞擊,探討當代(疫情前)全球消費主義盛行的現象。而現正在同一藝廊展出的展覽「Space Rich」,繼續延續藝術家對資本主義與環球各種有關消費主義的事件的反思。

Read More
分身之術 Pelle Cass 首個亞洲個人展

晚冬踉蹌而去,早春踟𨆼而來。在生活狹縫中穿透而來的陽光,在臉上磨蹭著,為眼睫毛鍍上金色,這種解憂的靜寂,轉過頭又在指縫間溜走。在蠢蠢欲動的春天,彼此或在悄悄孕育一些念頭,或者靜候一些事情原地發生,在繆思與蒙太奇之間碎步探戈。分身之術的美學傾瀉在尖沙咀展覽空間中,一系列在全球各地以獨特的「靜態縮時攝影」為主題的照片,由來自美國波士頓的攝影藝術家Pelle Cass打造,展覽為Cass 在亞洲首次個展,現假海港城美術館展岀。

Read More
RAW HighlightCammy LEE
Walter Koditek 《香港摩登:一九五零至七零年代建築》

城池流轉,兩城相望。一座城市的建築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該城對文化的包容度,及在其在孕育與傅𠄘文化的位置。香港的建築風格,在開埠以來幾經轉變。城市規劃師、作家及攝影師 Walter Koditek ,在2014 年移居香港後,便以這座城市作為顧問工作的基地,多年來以相機記錄香港獨特的建築景觀。 Koditek的著作《香港摩登:一九五零至七零年代建築》,全方位結合攝影、詳細背景資料和學術論文,概述了香港於五十至七十年代的轉型時期的建築,同名展覽將於本週四起在上環Blue Lotus Gallery展出。

Read More
RAW HighlightCammy LEE
何藩:「感覺、感覺、感覺!」

一名姿態曼妙,身穿旗袍的女性,含蓄地站在光與影之間,黃昏揮灑在大廈的影子,俐落地劃分照片成陰與陽兩邊,輸出完美構圖平衡。這幀廣為人所熟悉的黑白照片,乃為被譽為東方布列松的攝影大師--何藩(Fan Ho)其中一幀最得意的作品之一。自1956年開始活躍於攝影圈的何藩,終其一生贏得超過280項獎項,於2022年舉辦的新展覽及同名攝影集《感情‧感悟‧感覺》由他親⾃取名,書中的第一篇文章:《我的嘗試》,於字裡行間完整記錄上述的探索足跡,以文字及多幀獲獎無數的作品,剖析出他對於美學、詩學、哲學之間協調的定義。

Read More
2021 Leica 攝影獎得獎名單出爐

享譽國際的攝影比賽Leica Oskar Barnack Award (LOBA) 一直是攝影界的盛事,LOBA以Leica 之父 Oskar Barnack命名,創立於1979年的比賽現今已舉辦了41屆。LOBA賽事的參賽者須提交10至12張紀實攝影作品或概念照系列,詮釋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主獎項得獎者將被贈予 4 萬歐元獎金及價值 1 萬歐元的 Lecia 相機設備,而新人獎得獎者將獲贈 1 萬歐元獎金及一台 Leica Q2 相機,比賽旨在鼓勵一眾攝影師探尋自主內容,創造屬於自己的視覺語言,並表彰憑藉精準的洞察力和捕捉力,表現人與環境關係的攝影師。

Read More
Greg Girard - HK Unseen

過去是異國他鄉,我們只是未曾駐足的遊客。八十年代的香港,經濟翛然起飛,社會民生富庶,造就大量的消費與流行文化, 霓虹燈的幻影傾倒在市內人的臉上,城內人的眼神充滿期盼,在一切皆有可能的年代、在紙醉金迷的流光時代任意浮游。駐港加拿大攝影師 Greg Girard在1974初訪香港後,便為她中西文化的氣質所傾倒,繼而在1982年在此定居。在整個80年代,Girard穿梭香港的大街小巷,胸懷純粹拍攝他所居住的繁華都市。這段時期的創作,為Girard的攝影生涯奠下基石,及後逐漸成為國際知名的攝影師。Blue Lotus Gallery於本月上旬帶來展覽《Greg Girard - HK Unseen》,展出Girard從未曝光的香港系列。

Read More
夏永康 若隱若存的春光乍洩

有些畫面、有些對白,總是輕而易舉地深深刻進腦海,是對角色和劇情的自身投射?主角間那種你追我趕卻又心甘情願彷彿似曾相識?或許我們曾經成為過黎耀輝,甚至何寶榮,但人生不正正如此嗎?如風的何寶榮跟如水般的黎耀輝,其實都只是人海中的你和我。「不如我哋由頭再嚟過?」其實早已發生又該如何重來?但又有誰說過由頭重來的起點是等於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