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g Girard - HK Unseen
過去是異國他鄉,我們只是未曾駐足的遊客。八十年代的香港,經濟翛然起飛,社會民生富庶,造就大量的消費與流行文化, 霓虹燈的幻影傾倒在市內人的臉上,城內人的眼神充滿期盼,在一切皆有可能的年代、在紙醉金迷的流光時代任意浮游。駐港加拿大攝影師 Greg Girard在1974初訪香港後,便為她中西文化的氣質所傾倒,繼而在1982年在此定居。在整個80年代,Girard穿梭香港的大街小巷,胸懷純粹拍攝他所居住的繁華都市。這段時期的創作,為Girard的攝影生涯奠下基石,及後逐漸成為國際知名的攝影師。Blue Lotus Gallery於本月上旬帶來展覽《Greg Girard - HK Unseen》,展出Girard從未曝光的香港系列。
正值18歲的Girard,對世界充滿好奇,在偶然的機會下看到美國攝影師Eliot Elisonfon於1962年拍下的香港海港照片而為之動容,繼而促使他1974年在親抵香港一睹她迷人的風采。在高中畢業後,Girard花一年時間打工儲錢,只為搭上菲律賓貨輪從舊金山前往香港。甫抵埗,Girard便被這東方之珠所傾倒,「我於1974拿首次到訪香港。後來在70至80年代初來回重訪數次,直到1982拿正式移居於此。大部分香港照片都是我成為專業攝影師之前所拍攝的,對於它們會如何被看待抑或最後會如何被使用,我拍攝時並沒有這些想法。」Girard道。
柴油車滿佈的街頭、身穿校服帶著圓框眼鏡的學生、夜總會霓虹燈下的紅色的士、在電車上的青春少艾、車水馬龍的眾聲喧嘩⋯⋯這一切都盡收在Girard的鏡頭底下,照片收錄了那既靡爛又直率的流金歲月。80年代的香港,霓虹燈霸道地錯落在樓宇與樓宇之間,開往啟德機場的珍寶客機從頭頂飛過、灣仔的水手酒吧永遠座無虛席,充斥著醉生夢死的遊人。那輝煌的年代,互聯網仍未流行,城內為生計忙錄的市民,都手執身份象徵的「大哥大」,躍躍宣示自己的個人本質。
Girard以異鄉人的目光,以最純粹的視覺記錄他面前這個視覺宴饗,「就如任何『黃金時代』一樣,往往直到很久以後,你才會意識到自己曾活在其中。或許80年代如此特別的其中原因是流行文化,尤其那個時期的電影和音樂,為定義當時的『香港』發揮了巨大作用。」Girard分享道。香港文化總是在事後回望,在距離中發酵,繼而漸進孕育下一個時代。
「黃金十年」的香港是凡事皆可能的年代,是文化開創的年代,是流動亦變幻的年代。其時香港已踏足世界舞台,廣東歌壇百花齊放,粵語流行曲與電影漸取代國語,樂壇巨星如張國榮、梅艷芳在舞台上盛放,演員如周潤發亦令本土電影一躍至國際舞台。這繁花燦爛的年代,在我們的血液裡流動過,這風華絕代化為點點隕星,在這一代人的香港人的腦海裡,烙下痕跡。
《Greg Girard - HK Unseen》
展覽日期: 11月11日-12月12日
預覽日期: 星期三 11月10日,下午4-8時
展覽地點: Blue Lotus Gallery 香港上環磅巷28號地下
開放時間: 星期三至日(早上11點至下午6點)
「展覽詳情」: https://bluelotus-gallery.com/new-events/exhibition-hk-unseen-greg-girard
相關活動:
Greg Girard 藝術家分享會:11月27日 (星期六) 上午11時,於Blue Lotus Gallery內或於Zoom網上登入
圖片經授權使用
Image used with 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