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攝影師 麥烽(1918-2009)自四十年代中開始拍攝,自始與攝影結下了不解之緣。在1997年回歸前夕,他出版了攝影集《香港曾經是這樣的》;而於他去世15年的光陰後,同名展覽《香港曾經是這樣的》將展出他在1946年至1980年拍攝的多幅黑白照片,包括舊郵政總局、香港會所大廈及聖佐治行等殖民地建築,還有反映草根生活的影像。這些在1990年代沖曬成銀鹽相片的作品,至今依然珍貴,是為展覽的重要內容。
Read More在2024年徠卡奧斯卡·巴納克獎(Leica Oskar Barnack Award, LOBA)的入圍名單中,牛童的名字格外引人注目。他的作品系列《快遞》以鏡頭描述一群城市邊緣勞動者的故事。牛童以既遠還近的距離,以鏡頭穿梭於快遞站點、宿舍、街道與家鄉,捕捉了快遞員們在城鄉之間的遷徙、勞動與生活。牛童的作品蘊含社會觀察,讓觀者透過其作品理解這個群體背後的矛盾與掙扎。牛童將中國快遞員這一平凡卻具社會深度的群體融入其鏡頭,呈現出一幅既真實又動人的生存畫卷。
Read More「有沒有想過圖書的種類也像烘焙甜點一樣豐富?」第三年舉辦的「Bookery 開爐!」是一項由澳門創作者共同策劃的藝文 Artbook Fair 書市計畫,自2022年起以圖像和獨立出版物的 Bookfair 作為主軸,致力發掘不同形式的作品,打破大眾對書的想像,為觀眾帶來新鮮的閱讀體驗。本年度主場地將會移師擁有超過七十年歷史、澳門僅存的粤曲茶座 大龍鳳茶樓,務求為大家帶來一場有趣書市。
Read More適逢香港攝影師 陳的 (Chan Dick) 代表作《柴灣消防局》完成創作十周年,聯同香港攝影平台「顯影 PhotogStory」一同策劃同名攝影展,回顧這十年前的巧遇,分享由創作之初到出版成攝影集的點滴。展覽展出多幅不同尺寸的《柴灣消防局》作品,現場更提供從未曝光的打稿及簽名習作等。
Read More在十月上旬清冷的秋夜,德國Leica總部的燈光亮著,而2024年徠卡奧斯卡·巴納克攝影獎(LOBA)在此揭曉,兩位攝影師Davide Monteleone及Maria Guțu以作品脫穎而出,成為當晚的焦點。經過評委會評選,攝影師 Davide Monteleone 憑藉《關鍵礦產——能源地貌》系列獲得第 44 屆LOBA 主獎項,而摩爾達瓦攝影師 Maria Gutu憑藉《家園》系列斬獲新人獎。獲獎系列從大約 250 份參賽作品中選出,它們由來自約 50 個國家的約 80 位國際攝影專家提交參賽。
Read More龍舌蘭屬單果品種,僅在其生命週期末尾開一次花,卻在凋零前綻放出最絢爛的姿態。而此花的特殊性,令藝術家馬克·布拉德福特(Mark Bradford)深思且成為他最近在豪瑟沃斯畫廊最近個展「異域奇珍」(Exotica)其中一系列作品的主題。Bradford的個展邀請觀者深入一個充滿矛盾與張力的異世界。
Read More晚夏踟躕未去,早秋踉蹌而來,在這季節模糊分界線之際,意大利雕塑家馬泰奧·普利耶塞(Matteo Pugliese)攜其個展「Memento」重臨香港,假中環大館季豐軒於即日至11月2日展出。展覽猶如拉響了立體的雕塑號角,細膩記錄了Pugliese二十載的藝術歷程。觀者將一覽這位雕塑詩人如何在青銅、大理石、赤陶、陶瓷和胡桃木等多種媒材中揮灑自如,創造出無聲勝有聲的藝術語言。
Read More中國80後當代藝術家夏禹的個展「光芒湧入」(Golden Hour)現正在K11 MUSEA展出,本次展覽不僅總結了夏禹近年的藝術探索,更是對坦培拉(Tempera)技法在現代藝術中的創新應用進行了一次反思。「光芒湧入」彷彿一曲低聲吟唱,將古老的坦培拉技法與東方美學融合。光影在畫布上流淌,彷彿訴說著時間的無常與存在的深邃,反覆叩問夏禹「人類是時代的容器」的思路。生命的脈動與記憶的交錯,彷若昭然在畫布之上。
Read More時光荏苒,都市之景與建築在分秒的流逝間,既被落日的暖陽鍍上一層金,又被晚夜流瀉的月光鋪上一層疏離,不變的是,屹立的建築,在靜默之間,察看市內的變遷散幻。在行走於市內,每一個轉角都蘊藏著獨特的美學風景。為慶祝香港康得思酒店九周年,酒店與本地攝影專頁「香港遺美」攜手合作,呈獻「藝術之旅:城市幾何」攝影展覽,邀請觀眾透過「香港遺美」專頁主理人 —— 林曉敏的鏡頭的鏡頭,重新發現香港建築的幾何之美。
Read More由陳百強《夢裡人》、張學友《餓狼傳說》、草蜢《Lonely》、陳奕迅《我的快樂時代》等等唱片封面,到梅艷芳《金枝玉葉2 》電影海報,以及張國榮於一九九一年十二月號的《號外》封面反串花旦造型……每一輯作品都均出自於本地著名攝影師 黃永熹 (Sam Wong) 之手;其作品橫跨廣告、唱片封面、電影海報及雜誌,彷彿以鏡頭見證了香港輝煌燦爛的黃金時代。
Read More在塞納河畔的金色晨曦中,巴黎奧運會 2024 Paris Olympics 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在熱鬧的運動賽場中,巴黎奧運官方IG上出現一系列爆發著速度感、彷彿從照片中發出了震撼的吶喊聲的運動照片,引起廣大受眾的注意。本屆巴黎奧運邀請了英國攝影師 Geoff Lowe 作官方攝影師,透過他的鏡頭為大眾帶來的強烈張力和具故事性的作品。
Read More在六月的下旬,日照把市內照出海市蜃樓,行走於日常中,腦袋與身體就似暫似分離般,渴望出走的靈魂就如擱淺在唐廈的天台中,等候被發現或是被蒸發。在炎夏裡,Eaton HK揭開一場攝影盛宴的帷幕,帶我們走進Annemarie Schwarzenbach那充滿詩意與挑戰的人生。這場展覽不僅是對她攝影作品的禮讚,更是一場靈魂的共鳴,將我們引領至一個跨越時空的暫駐點。
Read More工業大廈,顧名思義是只能用於工業活動的單位,在大部分人心目中都不外乎是建設廠房或貨倉之類用途,但原來當中亦包含了不少創意產業、設計或藝術工作室;在大廈林立的工業區域,一直都有一班為夢想默默耕耘的創作者,為這片工業土地增添了色彩和意義。
獨立藝術空間 WURE AREA 正是其中一員,選址位於九龍灣的工業大廈,無意中聽到本地樂隊 KOLOR 的歌曲《工廠大廈》,當中歌詞:「未關燈 / 工廠單位小小一角發光」,設身處地的向工業區每每角落在奮鬥的創作者致敬,邀來兩位本地攝影師:何逸及林曉敏拍攝工廈的內外面貌,以《工廈角落》為題舉行聯合展覽。
Read More日本攝影師 小川康博 (Yasuhiro Ogawa) 近月剛於香港為最新系列《Into the Silence》完成了新展覽及新書發布會,為觀眾呈現了日本北陸地區的旅程所見所聞;小川以土生土長的日本人角度,帶領一般旅客到訪未曾踏足的土地,以及以相機描繪出聞所未見的風景畫面。「我在完成了整趟旅程後,才突然想到:『咦?我不就正正跟隨了 松尾芭蕉 的步伐嗎?』。」小川康博分享道。
Read More《愛情列車2020》(LOVETRAIN2020) 以迷人的當代舞蹈表演超越界限,打破常規。由國際編舞家艾曼紐爾·加特(Emanuel Gat),帶領觀眾「駛往」一段穿梭八十年代輝煌時光之旅。《愛情列車2020》通過融合十二位舞者匯集於八十年代英國雙人組合「驚懼之淚」(Tears for Fears)的奇幻節拍之下,以舞蹈致敬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帶有烏托邦的動力與史詩般的節奏 ,這場演出為所有踏上這趟藝術之旅的人帶來沉浸式和轉化性的體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