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以外—專訪2024年徠卡奧斯卡·巴納克獎入圍攝影師牛童

©牛童

在2024年徠卡奧斯卡·巴納克獎(Leica Oskar Barnack Award, LOBA)的入圍名單中,牛童的名字格外引人注目。他的作品《快遞》以鏡頭描述一群城市邊緣勞動者的故事。牛童以既遠還近的距離,以鏡頭穿梭於快遞站點、宿舍、街道與家鄉,捕捉了快遞員們在城鄉之間的遷徙、勞動與生活。牛童的作品蘊含社會觀察,讓觀者透過其作品理解這個群體背後的矛盾與掙扎。牛童將中國快遞員這一平凡卻具社會深度的群體融入其鏡頭,呈現出一幅既真實又動人的生存畫卷。

©牛童

從未預料的殊榮:攝影是一次看見的旅程

牛童坦言自己對這次入圍感到榮幸,並將其視為對自身攝影實踐的認可:「感到榮幸。因為 LOBA、Leica、德國,這些詞彙曾經離我太遙遠了,我以前從未想過我會和這些產生交集。這是對我攝影實踐的認可,讓我確信我可以這樣創作下去。」牛童坦言自己會思考,他的行為是否有價值,但是次的入圍的肯定,讓他知道這樣的故事與視覺呈現是有意義的——概因談論現實世界是需要勇氣。

©牛童

一條流動的線索:快遞與家鄉的連結

《快遞》的創作來源,源於他對母親的深刻關注。2020年,牛童考上了碩士研究生,開始學習攝影,而母親則加入了極兔速遞工作。電商的出現,改變了普羅大眾的消費方式,也改變了大家的生活。快遞成為網絡生活的重要部分,支撐著整個系統的有序運轉。而在牛童的家鄉——江浙滬地區,快遞行業宛如經濟的血管,源源不斷地輸送著商品,保障了無數人的生計,但同時也引發了許多問題。

母親的背景,讓牛童對快遞行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母親是從農村來城市裡的務工人員,她有著一些農村傳統代際關係的理念——就是不斷地要保障下一代的生活,不斷地輸送資源。而這樣的觀念一直在相似的快遞員身上。這個行業能够提供相對可觀的工資並且工作門檻低、流動性高,相關從業者並沒有足夠的學歷,往往之前也是從事體力工作。」牛童發現,這些從事快遞工作的勞動者,多來自江蘇北部、安徽北部,帶著相似的夢想和堅韌,以流動的方式承載著家庭的希望。

©牛童

上一輩人懷揣著離開農村、探索外界的夢想,但在他們漸漸老去之時,這份夢想又傳遞給了下一代。牛童將這種流動與快遞的本質聯繫起來,並用一千多公里的空間跨度和四季的時間變化,拍攝了這群人的生命軌跡。他說:「我想關注在這樣時代下的遷徙,與現代化、夢想有關的流動。所以我在拍攝上,空間上跨越了一千多公里,時間上經歷了春夏秋冬。從黑夜離開快遞工廠回家,再到白天返回工作,周而復始,直至中國最重要的春節到來, 返回久違的家鄉。春節後離開家鄉,離開親人,再回到原本的循環中去。我始終認為,雖然我們經歷了經濟迅猛發展的 40 年以及城市化,但我們依然保留了傳統的土地關係,對家的思念,對故土的執著,這是一種鄉愁,也是殘存的農耕文化,這也讓我找到了『中國人』內心深處的記憶和溫情。」

©牛童

©牛童

光影中的溫存:靜謐的美學與莊重的呈現

牛童的作品中,總能捕捉到一種安靜而具溫度的情感。褪色的頭髮、雨中的街道、深夜的倉庫,在他的鏡頭下呈現出古典油畫般的質感。「這種感受可能源於我的成長。由於特殊的家庭環境,我常獨自生活, 這會讓我喜歡一些寧靜且溫和的感受,在裡面能夠尋求一種安全感。」這份溫和的感受,讓他的作品充滿了溫存與情感共鳴。

對於深夜場景的拍攝,牛童尤為用心,他將快遞員的肖像拍攝得莊重而真誠,從光影的細節中展現他們的堅韌與尊嚴。「在夜晚,如果能有一束光亮,能有一盞路燈或一扇窗戶的亮光,在寂靜的街道上 我們也能感受到一些暖意。我在人物的光影上,更傾向於古典油畫的質感,我希望他們以一種莊重的姿態呈現,這也與我內心情感有關。」他刻意讓畫面中的人物帶著一種「古典油畫的莊重」,試圖用光影去捕捉快遞員的尊嚴與生命的重量。

©牛童

私密空間的力量:家的庇護與生活的記憶

牛童的作品不僅記錄了快遞員的工作場景,更關注他們的生活空間——鐵路旁的自建房、合租的宿舍、雨中的歸途。

他回憶在小時候,坐在母親的自行車後座上,如果下雨,他母親就會披著雨衣,而他會鑽在母親的雨衣裡,並且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他只能看到車輪、馬路和母親的背影。對於幼稚園時候的他,那樣的背影是偉岸的。這樣的記憶啟發了他對空間的理解——即便是最小的空間,也能承載無限的情感與記憶。

「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哪怕是暫時的,也可以在裡面獲得非凡的幸福感。觀眾可能會覺得這些居住環境破舊、昏暗或是其他什麼,但是對於主人來說這裡承載了一些小小的期許,對未來的憧憬,家的依靠,以及作為證明自己存在的地方並讓自己安心。」這些空間或許在旁人眼中是簡陋的,但對於主人來說,卻是庇護所與歸屬感的象徵。「世界在屋外脈動著,即使時小小的木屋,在暴風雨下也能提供溫暖,庇護所的價值會在內心不斷延展。」這種庇護所的意義,讓牛童在拍攝中格外珍惜這些小空間。「攝影有能力像詩歌或散文一樣,撥動內心的力量。」他感言。

©牛童

快遞之外的故事:在等待中流轉的生命

在牛童的作品中,「等待」似乎是一個重要的主題——等待收件、等待送件、等待與家人團聚。牛童坦言:「『等待』聽起來有些像宿命,我現在也常陷入『等待』的狀態。」拍攝過程中,他觀察到不同的快遞員如何度過等待的時光:有些人刷短視頻,有些人用方言打電話,還有些人默默無聞,將自己的世界隱藏在勞動之外。

「他們(快遞員)在『快遞』之外的時間,透露著他們的另一重身份,這些身份反而不被關注。」其中,最令牛童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快遞員與新婚妻子短暫的重聚。那位快遞員分享有一次妻子從農村來城裡找他,兩人一起坐在快遞車上工作,從早到晚雖然話不多,但那種陪伴的感覺讓他感到無比幸福。牛童的鏡頭穿越這些平凡的時刻,捕捉到的是人性中最深切的情感。「我從小四處漂泊,快遞員的生活似乎是有種冥冥之中的吸引力,讓我在他們身上也找到了我自己的感受,所以還原他們快遞之外的生活對我來說很重要。」牛童續道。

©牛童

敘事的溫度

整個系列中,能注意到牛童經常使用建築物、倉庫、宿舍等空間作為敘事元素, 這些空間既是勞動場所,也是生活場域。舊工廠改建為中轉站、岸邊的倉庫改造等現象,這些空間的轉變似乎暗示著某種社會變遷。

「最開始,我不太想去談論一個宏大的產業。我預想過是否要拍大型機器和員工之間的關係,但這會讓我覺得照片會有些冰冷,所以放棄了這個方案。」是故牛童另闢方向,開始找尋城市與快遞之間的關係,譬如回遷房與快遞倉庫,夜晚的積水與城市倒影,鐵路、公路的交替等等。「這些城市空間既可以讓我關注到人的存在,也可以找到城市空間的氣質與變化。他們是城市化過程中的切片,仍然保留著當時的氛圍。」牛童道。

©牛童

「譬如這張照片,這裡是廢棄碼頭,快遞倉庫是由老碼頭倉庫改建 的。然而隨著城市更新,這邊將會建成濱江園區,旁邊已經新建了公共球場、步道與主題公園,快遞倉庫也即將尋找新的地方。」牛童分享道。

從細微中尋找真實

在整輯作品中,牛童選擇了使用菲林相機而非數碼相機來完成拍攝。「(膠片)讓我格外珍惜每一次快門。」這種經驗也改變了他與拍攝對象的互動方式。當他用大畫幅相機拍攝時,注意力不在屏幕上,而是在面對的對象身上。這讓他更專注於現實,捕捉他們的一舉一動,甚至是呼吸的節奏。

牛童認為,膠片的局限性反而讓他更加聚焦於現場的真實情感。「這像膠片時代的電影導演,他們更關注演員現場的表演,而非屏幕上呈現的內容。」

©牛童

談及快遞行業的未來,牛童坦言這個問題太宏大了,他無法站在那樣的高度去評價行業的發展。「他們(快遞員作為新型農民工,其實面對著二元的問題——城市還是農村,工人還是農民?或許他們(我們)走到了兩不靠的境地,不願意在農村(鄉鎮),留不下城市中。」牛童頓一頓,再道:「不僅僅是快遞,這也是我自己也要思考的問題。」

《快遞》以細膩而富情感的視角,書寫了快遞行業這個時代切片中的人性與溫情。在牛童的鏡頭之下,每一位快遞員都不只是齒輪中的一部分,而是帶著情感與夢想的個體。這些影像,或許讓我們停下步伐,重新思考在生活的煙火味之下的意義與價值。

關於攝影師:

牛童於1998年出生於中國江蘇省南京市。他於2023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獲得攝影藝術學位。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他目前專注於影像設計與教學,主要研究城市化與人口遷移。他同時也從事策展工作。

All images ©牛童, Images courtesy of Leica Oskar Barnack Award, LO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