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W FEATURE
展覽命題為《在這座城市散策的藍調》,當中散策之詞來Kevin在工餘時間攜著相機在城市漫遊,沿路拍攝當中觸動他的瞬間。相對於在同一地點靜候時機定點對焦,Kevin的攝影更對焦於在散策時偶然遇到的瞬間。「散策」與散步之不同之處,在於「散步」乃放空思緒漫步,而「散策」則是有意識地欣賞沿路的大小二事,而當中的心情與步伐,是愉悅輕鬆的。Kevin Leung 分享:
「我只是一位平凡的香港人,和大家一樣每天營營役役的上班,有別的是我在工作前後,爭取時間在城市中邊散策邊攝影,去放鬆心情。拍攝初衷是自我療癒為主,亦從而對城市、生活與藝術有更深層次的感悟和共鳴。」
Raw Feature
日本攝影師 小川康博 (Yasuhiro Ogawa) 近月剛於香港為最新系列《Into the Silence》完成了新展覽及新書發布會,為觀眾呈現了日本北陸地區的旅程所見所聞;小川以土生土長的日本人角度,帶領一般旅客到訪未曾踏足的土地,以及以相機描繪出聞所未見的風景畫面。「我在完成了整趟旅程後,才突然想到:『咦?我不就正正跟隨了 松尾芭蕉 的步伐嗎?』。」小川康博分享道。
作為90後的攝影師的樂子毅,自2020年10月開始創作這組LOBA獲獎作品系列《此時,彼時》,在福建出生的他,當時因工作關係搬到杭州,在企業環境中面對日復一日的工作,很快便心生厭倦,而生活對自己拋來的石頭,偶而也會成會轉化的契機。樂子毅以在為異鄉人的身份,開始為自己所屬的這一代人創作這一系列肖像作品,並把此企劃從微博開展。在杭州工作的同時,樂子毅透過網絡平台找到了一班對他以「異鄉生活」為題感興趣的異鄉群體,並發現這些擺拍相片折射出他的自我懷疑,疏離感和日益加重的空虛感,創作的思緒及由自身出發的感受發酵成為《此時,彼時》這一系列肖像,展現著一代人對個人發展和社會認同的追尋。
本地90後攝影師梁正灝(Kevin Leung )手執鏡頭捕捉香港的城市景像,以隨行留影的節奏及多變的角度,記錄市內的人煙景像,及他們當中所經歷的點滴,他的作品,強調著城內的溫度。在盛夏的夜裡,筆者前往了Kevin位於上環arthome藝術家筆辦的首個個人展覽《在這座城市散策的藍調》,在展覽中與他稍作淺談他這系列的理念,而與他的訪談亦約在晚夏的早上。
整個《九重奏》,用不完整的東西拼合成一個完整的作品,裡面很多素材都是梁基爵覺得不完整的東西,或者將完整的東西拆開,用拆開的方式呈現。他表示對於他來說表達的聲音不止是聽到的,還有很多見到的、摸到的,都是他的聲音表達的一部分,所以很自然往這條創作路的方向走。
在後疫情時代,藝文活動就如潛藏隱蔽處的暗花,靜候機會,紛紛緩緩綻放。散落四周的都市漫遊者,就如沉寂良久的棉絮,只要一碰觸藝術養分之風,便讓靈魂放飛出走。
在較早前雨粉漫天的冬天,香港置地文華東方酒店舉行的現當代藝術展,筆者與在去年成立的藝術創意社群aurum 的創辦人Edna Yau首次見面。頂著俐落的黑短髮的她,穿著寬鬆的素色衣服,與身邊的觀者熱切地交流當時在場內展出、由Earthworks(Marcus Yau &Oratai Taechamahaphant)創作的畫作。
心若沒有所歸,到哪裡都是流浪。穿梭在石屎森林下的橫街小巷,情緒隨日常流動而起伏,肩上背負的,有各種無形的責任。在香港土生土長的藝術家Kacey Ko,她的作品充斥著色彩斑斕及和諧的色彩構圖,近乎是抽象藝術,營造出緩慢的節奏,亦介乎在童話和理想境域之間游走。在交談期間,才發現她當初下筆繪畫在會場展出的《願.圓融》系列,,是為了讓身邊朋友能透過她繪畫的國度,思緒能夠漫遊遠方,來一場視覺旅行。
RAW Highlight
在十月上旬清冷的秋夜,德國Leica總部的燈光亮著,而2024年徠卡奧斯卡·巴納克攝影獎(LOBA)在此揭曉,兩位攝影師Davide Monteleone及Maria Guțu以作品脫穎而出,成為當晚的焦點。經過評委會評選,攝影師 Davide Monteleone 憑藉《關鍵礦產——能源地貌》系列獲得第 44 屆LOBA 主獎項,而摩爾達瓦攝影師 Maria Gutu憑藉《家園》系列斬獲新人獎。獲獎系列從大約 250 份參賽作品中選出,它們由來自約 50 個國家的約 80 位國際攝影專家提交參賽。
龍舌蘭屬單果品種,僅在其生命週期末尾開一次花,卻在凋零前綻放出最絢爛的姿態。而此花的特殊性,令藝術家馬克·布拉德福特(Mark Bradford)深思且成為他最近在豪瑟沃斯畫廊最近個展「異域奇珍」(Exotica)其中一系列作品的主題。Bradford的個展邀請觀者深入一個充滿矛盾與張力的異世界。
晚夏踟躕未去,早秋踉蹌而來,在這季節模糊分界線之際,意大利雕塑家馬泰奧·普利耶塞(Matteo Pugliese)攜其個展「Memento」重臨香港,假中環大館季豐軒於即日至11月2日展出。展覽猶如拉響了立體的雕塑號角,細膩記錄了Pugliese二十載的藝術歷程。觀者將一覽這位雕塑詩人如何在青銅、大理石、赤陶、陶瓷和胡桃木等多種媒材中揮灑自如,創造出無聲勝有聲的藝術語言。
中國80後當代藝術家夏禹的個展「光芒湧入」(Golden Hour)現正在K11 MUSEA展出,本次展覽不僅總結了夏禹近年的藝術探索,更是對坦培拉(Tempera)技法在現代藝術中的創新應用進行了一次反思。「光芒湧入」彷彿一曲低聲吟唱,將古老的坦培拉技法與東方美學融合。光影在畫布上流淌,彷彿訴說著時間的無常與存在的深邃,反覆叩問夏禹「人類是時代的容器」的思路。生命的脈動與記憶的交錯,彷若昭然在畫布之上。
時光荏苒,都市之景與建築在分秒的流逝間,既被落日的暖陽鍍上一層金,又被晚夜流瀉的月光鋪上一層疏離,不變的是,屹立的建築,在靜默之間,察看市內的變遷散幻。在行走於市內,每一個轉角都蘊藏著獨特的美學風景。為慶祝香港康得思酒店九周年,酒店與本地攝影專頁「香港遺美」攜手合作,呈獻「藝術之旅:城市幾何」攝影展覽,邀請觀眾透過「香港遺美」專頁主理人 —— 林曉敏的鏡頭的鏡頭,重新發現香港建築的幾何之美。
由陳百強《夢裡人》、張學友《餓狼傳說》、草蜢《Lonely》、陳奕迅《我的快樂時代》等等唱片封面,到梅艷芳《金枝玉葉2 》電影海報,以及張國榮於一九九一年十二月號的《號外》封面反串花旦造型……每一輯作品都均出自於本地著名攝影師 黃永熹 (Sam Wong) 之手;其作品橫跨廣告、唱片封面、電影海報及雜誌,彷彿以鏡頭見證了香港輝煌燦爛的黃金時代。
RAW Dialogue
香港一直被譽為「東方之珠」,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散落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亦有不同身份的個體: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被分派到香港的Expat、擔起養家重任的外傭、尋找定位的同性戀者、放飛自我的Transgender、Drag Queen。生於香港、居港攝影師Kasper Forest把目光投放在這些群體,並開展為期十年的拍攝企劃《Conflict Hong Kong 窄路相逢》。
居港法籍攝影師 Romain Jacquet-Lagrèze 自訪港後便深深愛上這座城市,除了拍攝出多個廣為人知的香港作品系列外,Romain 其實亦相當關注社會議題,去年推出的《City Poerty》表達出他希望粵語和繁體字能夠一直維持現狀,不會消失於時代洪流;同時另一方面,他亦透過鏡頭紀錄社會運動的片刻。Romain 其中一張作品中的四個繁體字:「不平則鳴」,正正表達出他對當時社會狀況的感受。
有人說,溫柔是最大的武器。用溫柔的筆觸以最簡單的角度去整合現實,才是最強大的力量。筆者在網上看到了插畫師InkSundae的作品,發現他非常關心香港的局勢,以非血腥的繪畫記錄2019年的香港。
每一個相遇都盛載著微妙的緣份,《留情》專頁的主理人Kenna以插畫留住八十年代的回憶。她希望藉著自己的插畫可以讓大家知道八十年代流行文化的美好,傳承推廣香港的流行藝術及文化。
是次訪問特設一個對談環節,希望香港公共屋邨圖片集主理人William Leung及香港攝影師Jeremy Cheung可以從他們眼中出發,互相訪問對方。到底這兩位共同舉辦過聯展的創作人,會想了解對方甚麼?
RAW Chapter
日前還在初閱他參與攝影部分的著作《老爹媽思廚》,然後卻於4月25日下午收到令人錯愕的訊息,他離開了。這位德國藉駐港藝術家,作品多如繁星,但最為人熟悉的,都是關於香港這座大城市那令人窒息的建築群;甚至他那拍攝的觀點與角度,已成為近年大眾所模仿,令人乍眼一看都覺膩的潮流。但他確確實實成為了一個攝影潮流的始祖。Michael,願你的新旅程順風。
須田一政生於1940年4月的東京,父母在神田經營酒場。由於家境較富裕且作為家中的獨生子,須田可謂在優渥的環境下長大,加上出身於東京地區的傳統文化集中地-神田,讓他一直浸淫於日本的文化之中,作品深受影響;縱觀他的攝影作品,不少系列作的名稱,均出自於日本文學句語典故中 。
看完《Us》,覺得及不上導演前作《Get Out》有趣及入心;這次最入心也許是白人家庭遇害時背景音樂先是Beach Boys的《The Good Vibration》後是NWA的《Fu*k Da Police》的黑色幽默。
由來自東倫敦的夫妻藝術家組合,攝影師Julie Cook和畫家Paul Davies合著的《OLYMPIA MOMENTS LTD》是一本由二人作者花了長時間紀錄和本書同名,由倫敦女性性工作者主理的地下脫衣舞廳《OLYMPIA MOMENTS LTD》。
What to See What to Read?
Like our page For exhibition news!
Passion is the energy!
Become a Contributor
Stay Updated
小川康博(Yasuhiro Ogawa),一位於香港知名度並非很高的日本攝影師,同時於社交媒體上亦稱不上是大受歡迎的藝術家。只坐擁1000多名Instagram追蹤者的他,原來早已踏入知命之年,其一生奉獻於攝影創作。當小川偶爾重視27年來拍攝過的底片,那些離鄉尋夢的旅程記憶,一下間湧上心頭,促成了他的最新攝影著作:《The Dreaming》的出現。到底這些以攝影勾勒出的片段和畫面,是真實記憶還是夢境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