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勤帶 一百零八的悲愴(上)

DSCF0575.JPG

「沒有核電,就沒有核輻射的災禍,這是108煩惱中的一種。」

——紀實攝影師黃勤帶

 「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金庸

紀實攝影師黃勤帶1957年出生於香港,年輕時甫畢業便投身傳媒界,成為報館突發記者。「當時所有突發記者都要拍攝,對攝影的基本技巧、反應都有很好訓練。」當了五年突發記者,黃勤帶遠到日本進修攝影,開闊眼界。「學習別人怎樣學習也是一種學習。」黃勤帶說道,日本社會很祟尚好的事,學習態度很好。

©Wong Kan Tai

©Wong Kan Tai

基因無可改變

八九民運、港澳回歸、311地震、福島核災……在黃勤帶的紀錄下,以藝術姿態留住了當下的溫度。黃勤帶指自己非大事主義者,能夠攝下歷史一刻,似是因緣而聚。「基因無法改變」,黃勤帶笑道,他與太太同是媒體人出身,一切來得自然。311地震發生時,是黃勤帶與太太剛居於秋田的第二年。東北出事後大半月,黃勤帶才動身前往。他形容,現場路上不少爛鐵,如出意外,無人能救;福島則是出事後一年才前去,其時當地政府亦鼓勵居民回歸家園。最初,黃勤帶心中也有一絲擔憂,特意帶備了防護設備。他說道,他不是刻意拍攝矚目事件,風格亦不屬新聞性,只是平淡地觀看民居,「我不過影自己想影的事」。因緣而生,上天似是早已為他準備,「在身邊發生怎能不去?」拿起相機便開車出發,黃勤帶與太太二人默契至深,心領神會。在這位攝影師眼中,災禍是人類的宿命,人與自然間的宿命。

©Wong Kan Tai

©Wong Kan Tai

過往,黃勤帶多使用黑白拍攝,他是否特別鍾情黑白?非也。黃勤帶自言自己是實用主義者,視乎需要、情況,甚麼工具適合表達想法便用甚麼,並不執着於使用特定器材。菲林相機、玩具相機、寶麗來,在他手上也能成為寶劍。「心態為先,工具只是輔助表達,不應跟隨工具。如同車房修車,需要用上甚麼工具便用,無需執着。」他靈活的比喻道。獨是最新出版的《Fukushima》,為黃勤帶的作品集添上了一抹色彩。

黃勤帶與澳門藝術空間弘藝峰創作社合作,舉行《fukushima》攝影展。

黃勤帶與澳門藝術空間弘藝峰創作社合作,舉行《fukushima》攝影展。

311地震中,黃勤帶以黑白菲林拍攝了東北,但特意選用了彩色寶麗來為福島之行劃上句號。寶麗來本已停產,那時卻重新生產命名為impossible的底片。因為impossible為重新生產,色彩未能控制理想;但這特性正好配合了黃勤帶在福島時的感覺。「因為福島的問題是肉眼看不見的,所有事物表面都很正常。一棵樹、一塊田,如你不知道背景,所有事物看上去都沒有特別。特意選用寶麗來,因它色彩上的難以控制,如同一種隱喻,正是我們當下面對災害局面的感覺。色彩的異化,也代表了福島問題是肉眼看不見的觸感。」黃勤帶說道。他又指,香港、澳門的問題也不是肉眼可見,因其演變十分慢長,但大眾內心都存在着一種不適感。作為攝影人,表達需要好方法。當表面平靜但有潛在危機時,表達便成了一種挑戰。在福島,黃勤帶便運用了寶麗來這特別工具來表達。「而紀錄香港、澳門處境的表達方式,正是現在攝影人的思考問題,我亦期待着。」

©Wong Kan Tai

©Wong Kan Tai

攝影書以小見大

攝影並不簡單,單是拍一張作品與組成一本攝影書,已經很不一樣。黃勤帶說,現在不追求一張相包含很多訊息,而是傾向由無數相關影像構成一些叙述。而攝影書有一定的厚度,經時間積累形成,更是複雜。「攝影書是國力的展現,能夠看到一個社會的成熟程度。由攝影師的素質、製作人/編輯的能力、印刷的技術、社會的發行、受眾的水平……小小的一本攝影書,就反映了一個地區的綜合能力。例如,德國、日本的攝影書都很美,如實反映了它們國家的成熟水平。這都不是偶然。」他說道。

由資深設計師Benny Au設計黃勤帶新攝影集《Fukushima》,每本都擁有其獨一無二的花紋。

由資深設計師Benny Au設計黃勤帶新攝影集《Fukushima》,每本都擁有其獨一無二的花紋。

最新出版的《Fukushima》由資深設計師Benny Au設計,採用了寶麗來一比一比例,以盒精裝108張寶麗來作品。「寶麗來的最佳呈現方式就是回到一比一的大小,我亦認同他們這個觀察。」就連用紙也選用了日本紙。這是攝影書變化多端的地方,拍攝完成後,由第三者以專業角度處理,令作品一層層昇華。黃勤帶又說,出版攝影書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市場,重要的是自己渴望完成,有人欣賞固然是好,沒有人欣賞也沒辦法,因這不是一件商品,「如同做人一樣。」

 
©Wong Kan Tai

©Wong Kan Tai

《1989廣場的日子》由108張照片組成,同樣的,《Fukushima》亦是包括了108照片。108,在佛教知識中,代表了人間108種的煩惱,是個特殊的數字。在娑婆世界,所有事都是煩惱,黃勤帶借用了108的隱喻,在細微處着墨。「就像福島,你想想為何需要核電廠?任何發達城市在能源方面,都需要很大推動力,特別是工業城市。有時沒有必要24小時用電?日本荒郊野外都會發現汽水機,不多人路過,卻24小時亮燈、提供冷熱飲,只因你喜歡在一個不方便的地方都買得到。這需要很大的能源去支撐,而核電就是其中一個選項。這是滿足城市慾望的推動力,亦是108煩惱中的一種。」黃勤帶滔滔不絕地說道。當人擁有愈多,便愈是煩惱。欲望,讓人走到了末路。「沒有核電,就沒有核輻射的災禍;八九民運的108則展示了一個悲劇,是人的習性導致這些災難。我並非特別強調這點,但這是我賦予它的隱喻。」

四十年的攝影生涯豈是片言隻語形容得了?更多的,下回待續。《Fukushima》現正於澳門展出,現場更有知名攝影師陳的為是次展覽創作的裝置藝術,有興趣朋友千萬不過錯過!


《Fukushima》: 黃勤帶攝影展
Kan Tai Wong Photography Exhibition

展期 :8/4/2018 - 15/5/2018
時間:12pm - 7pm(逢星期三休館)
地點:At Light—澳門卑第圍1號地下


DSCF0580.JPG

黃勤帶

知名香港紀實攝影師,生於1957年,年輕時曾任突發記者,主要出版攝影集包括《皇后旅館》、《Vajrayāna》、《89廣場的日子》及《2002-07香港地》、《Fukushima》。


作品經授權使用
Image used with permission